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章搜索:
校本科研
首页.>>教学科研>>校本科研>>学校教研活动>>
开放周回眸/立足评价,着眼未来,沉淀日常——我校2023年教学公开周精彩掠影
发表时间:2023年06月14日 浏览数:

2023年5月26日到27日,我校举行了“让评价落地 促教学进阶”教学对外公开周活动。此次活动涵盖11门学科,19节公开课、10个微专题分享、10位学科专家莅临讲学,线上直播人数突破5000人次,新疆拜城县就我校此次公开周开展全县教研活动、青海格尔木七中开展全校教研活动,此外收看我校公开周直播的还有四川省阿坝中学、温州市各兄弟学校。

本次活动以本年段学校各个教研组课堂教学变革为原点在此基础上各个教研组在本学期开学初谋定上课教师,由教师发展处牵头,各个教研组分线开展,细化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聚焦教学评一致、课堂关键问题解决。各个教研组扎实推进学科建设,进行实践探索,形成符合我校实践特色的“一组一品”教研成果。举办此次教学对外公开周希望与同行共享新课程下的各学科教研组的成果,与专家共铸教育新篇。在公开周活动的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个教研组展示精彩的课堂,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在研讨中携手共进,教育的智慧在分享中生辉。


公开周精彩掠影


语文:逆向设计下的读写一体“微专题”教学


  叶墨华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驳之以法,晓之以理——<答司马谏议书><与王介甫书>联读

  本节课中,叶墨华老师通过对《答司马谏议书》和《与王介甫书》两篇文章的联读,引导学生理解王安石是如何逐一反驳司马光,深入感受驳论文的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叶老师帮助学生构建了“树靶子——表态度——指谬误或析弊端、剖本质——立己论”的议论文写作支架,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收获感受:


  从文章的实用价值角度,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学会什么?由终点回望起点:这堂课该设计怎样的活动,才能达成学习目的?备课常思索,上课常研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 难,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正是这堂公开课,也是平时的课堂带给我的思考。


 林婧婕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两个意识”——让思维走向深刻》

 林婧婕老师针对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实际问题,以“孔乙己的长衫”这一热门话题为切入口,继而运用“问题意识”和“辩论意识”的方法,引发学生对“高学历找不到好工作”以及“读书的真正意义”两个话题的探讨,挖掘议论文思辨的深刻内涵。学生在“提问——回答——追问——反问——再修正”的过程中,明白了说理的重要性,让思维不断走向深刻。

  

收获感受:


  在反复的备课磨课过程中,我对议论文写作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如何引导学生在反复追问中深挖原因,更好地运用辩证性思维全面、彻底、发展地去看问题,让思维走向更深处,是我在未来教学中仍将不断探索的方向。


  张荣田老师(温州第二十二中学)微讲座:《浅谈教师层面的读写结合实践》

  张荣田老师以自己微信公众号“中文自留地”的写作实践切入,围绕“写什么”“读什么”两个议题,分享了自己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经验。在讲座中,张荣田老师提到语文教师可以多读他人的文本细读,以读促写,促进自己的文本细读和课堂教学写作,为大家带来了许多启发。


收获感受:

  

  游泳教练不下水,多少缺点意思;语文老师不写作,大概也不利于教学。平时我们说“读写结合”,更多是对学生的要求。其实,教师也非常需要践行“读写结合”。唯此,才能体味其中甘苦,才能更好指导学生。通过本次微分享,我更坚定了这一认知。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加入,相互砥砺,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何为老师(温州市第一私立实验学校教研组长)讲座:《课堂教学如何转化为高考成绩》

  何为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三新”背景下“学教评”的几点思考。针对“教什么”“考什么”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何为老师提出在新背景下教师应当转变思维,顺应理念,注重关联教材,提高课堂质量效率。最后,围绕“怎么考”的议题,何老师分别指出了不同题型需要注重的关键点,案例丰富,干货满满,让在座的老师受益良多。


数学:数学核心问题的教学设计



曹方圆(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曹老师带领学生从分析课前练出发,引出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两种主要途径——综合法和坐标法,在此题基础上进行动点问题探索,通过点的存在性问题、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最大值等问题的研究,归纳出在综合法实施比较困难时,用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本质是将动点引入适当的参数,转化为方程的解或函数的最值等代数问题。课中,学生思维活跃,互动充分,深受好评。


收获感受:


本次教学公开周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核心问题设计的重要性。非常感谢与会的专家同仁们的指导,感谢学校提供的对外交流的平台,感谢组里的同事给予的无私帮助,让我收获良多!



王良焊(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立体几何空间中的平行》

王老师在带领学生回顾线线平行、线面平行以及面面平行的基础上,通过在立方体中不断改变条件,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回顾三种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空间中平行关系的理解。


收获感受:


   如何提高数学中核心问题的复习效率,是此次开课的出发点,经历了备课、磨课、上课及评课,让我深深体会到要上好一堂课是多么不容易。虽然教无定法,但是以生为本,让每堂课更高效,将是我们要努力追求的事情。



胡智慧老师微讲座《数与式的大小比较研究》

胡智慧老师从真题呈现寻规律、多重解法提层次、回归课本遵本质、变式探究升思维四个方面,基于新高考比较大小的真题做了深度分析,从高考真题联系教材内容本质,引领学生理解不同函数增长的差异来解决该类问题,并作了系列的变式探究。


收获感受:


   活动体会:本次选题受到了谢尚志校长对高三数学最后阶段的教学指导启发,在这最后的10天里,我们还是要回归高考真题,将高考真题与教材的核心知识相结合,教会学生数学课程中最本质的知识和方法。


温州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叶事一老师讲座《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案例分享》

叶老师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主线”、“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及“核心问题的设计及引导探究”三个维度强调了核心问题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从生活化处理教材、深刻挖掘教材、创设最佳问题情境以及培养“问题意识”四个子维度探讨了核心问题设计和引导探究的遵循策略。在讲座中,叶老师针对“教学主线是什么”、“为什么强调核心问题”、“如何设计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广大一线教师受益匪浅。


英语:读后续写梯级训练与实施


余佩佩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Continuation writing---how to develop the plot

余佩佩老师以学生日常读后续写的困惑为起点,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如何构建续写的情节。在课堂中,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无干扰阅读,理清故事的基本因素,同时给学生搭好支架却又不加太多限制地引导学生自由讨论续写可能的情节走向,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和同伴一起在潜移默化中自己悟到了该如何构思情节,自然而然达成教学目标。


收获感受:


感谢学校搭建的平台,感谢组里老师的帮助,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高考的读后续写题型一直是学生的得分难点,一线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把握主题、构建情节、积累语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通过日常课堂中目标明确的“梯级训练”,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培养“读、思、写”的综合能力,走向最终的胜利。


金叶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基于“人物”分析的读后续写文本解读》

金叶老师本次微型讲座针对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这一题型,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借鉴语文文本教学的“提领”法,分析了如何解读续写文本中“人物”的四个纬度:人物的基本信息,人物的写作视角,人物情感走向及人物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观,引发与会老师共鸣。


收获感受:


读后续写作为英语高考改革后新兴的题型,一直是我们教师教研之路上的难题和挑战。作为深耕一线的教师,曾经困惑高考为什么要考察学生用英语写故事的能力。尤其遇到上热搜的浙江卷读后续写,无论是“万圣节南瓜套头”还是“学渣和学霸”,都给历届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但是当我们坐下来仔细研读历届真题文本,却能发现这短短几百字的语篇无处不是命题老师留下的启示和意图。这次关于读后续写的微讲座分享,让我更加坚定了读后续写这一题型存在的意义。毕竟,还有什么能像读后续写一样,既能通过考察学生对文本脉络的把握从而强化思维品质,又能利用主题语篇培养的文化意识,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晓静老师(瑞安中学)讲座课题:《基于新高考I卷读后续写的构思与润色》

陈晓静老师从读后续写主题确定、情节构思和语言润色三个方面和与会老师做了精彩的分享。陈老师分享的课堂教学实例精彩纷呈,引发了大家的思维风暴,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也为老师们今后读后续写的教学指明了清晰的方向。


政治: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


张碧纯老师(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复习课)

张碧纯老师在复习课设计采用了议题式教学方式,以温州文旅市场为情境,运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概念来整合教材知识结构,在情境中释难解惑,最后在综合题讲解的环节中启运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阐述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变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解题思维过程,达到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


收获感受:

  

  一次次的磨课让我对教与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要静下心来读透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在新的教学征程上,追随时代脚步有思考、有突破、有创新。


刘服园(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课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探究)

刘服园老师以“从粮食安全看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议题,以保护价为切入口讨论继续实行保护价政策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以粮食补贴为着眼点分析区间调控与精准调控的运用,以温州粮食经营者老王的经营为载体探讨实现微观主体有活力的措施与思路,市场政府微观主体三方面有机统一,让学生深入地把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


收获感受:

  

  我很感谢这次经历,让我对新课程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学无止境,今后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相关理论,多向优秀老师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践行感悟新课程理念。


施海龙(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微讲座《指向深度学习的主观题复习策略思考》

施海龙老师从一道题模拟题学生得分情况开始,分析学生难以实现多层思维递进性的原因,并从“试题情境开发,创造挑战性任务”“校准起点终点,设置层进性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形成学科大概念”三个方面讲述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施路径,立足自身教学实践,又结合SOIO分类理论,给我们实施深入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收获感受:

  

  教学需要驻足思考,不断反思“教“与“学”的过程。通过这次微讲座,我学习并梳理了学生深度学习背后的思维结构,认识到创设挑战性情境、命制层进性问题链和构建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张恩丰(正教授级中学教师、温州市名师、乐清市教研员)课题《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张恩丰老师的讲座围绕着“课堂教学为何重视深度学习”“课堂教学如何引领深度学习”这两大问题展开,重点阐述了确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目标)、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情境(载体)、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内容)、组织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形式)、提供对话倾听和表达的机会(过程)五个方面的内容。讲座充盈着张老师对新课程的透彻感悟与实践心得,帮我们梳理了深度学习的内在逻辑,开拓了新课程深度学习的实践路径,为我们今后深入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提供了诸多借鉴。


历史:基于教材史料问题设计的课堂教学实践



尚婷婷老师以《周恩来参加国共谈判大事记(1945-1947)》为情境,从两次谈判的视角去解读解放战争,进而分析蒋介石为什么失去大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紧贴课标要求,复习扎实到位。


收获感受:

  

本次公开课我受益颇多,经过多轮试课、磨课,我意识到一轮复习的教学手段应当是多样化的,大事年表、创设情境、阶段示意图、地图等都有利于构建时空的连续性,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


  邵晨笙老师以陈怀民烈士的故事线连贯首尾,梳理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解读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学法指导到位,课堂实效性强。


收获感受:

  

  在全组老师的帮助和打磨之下,我顺利完成了本次教学公开周的公开课任务,在此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成长颇多。再结合来自组长和专家的讲座,让我重新思考审视自己的日常教学复习课,以期提高现在的一轮复习的水平。


陈海娥老师以《选考复习的点与面》为题,先对以上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后以“三碗面”梳理分享了选考复习应尤其关注知识面、结构面、能力面,对接下来的一轮复习起到了引导作用。


收获感受:

  

  此次活动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对日常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进行梳理,在反思中不断地鞭策自己进步,获益匪浅!


 

 虞森老师从纲外无纲、时空的基本素养、注重教材“内证”三部分去深入剖析《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考》,他注重利用史料“还原”历史,促进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彰显教育智慧。


  

地理:基于地理视角的问题研究


  “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是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促进我校地理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5月26日,我校地理组邀请温州市地理教研员林元龙教授来我校开展指导教学工作。本次活动以《基于地理视角的问题研究》为主题,由金望海和陈安娜老师分别开出公开课《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基于要素分析法陆地水体复习课》。上课结束后,林教授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针对教-学-研一体化的备课组活动做重要指导。

 

  一.林元龙教授的评课

1.教学目标:在研读考纲、研究试题的基础上,教师对考点及深度把握准确。

2.教学方法:基于复习诊断,明确学生知识和思维漏洞,教学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课堂强调方法的学习,包括尺度思想、地理要素分析法地学习,在高一、高二课堂教学中及早渗透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教学过程:第一堂课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作为教学情境,问题设计层层递进,素材处理和设问方式能体现浙江省考试命题特点,学生通过开展讨论等活动彰显主体性地位,学生思考、发言时间比较充足,老师能及时进行规律总结,整体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存在的不足:

1. 1.知识和思维模型是教师建构,推及给学生使用。下次学生是否可以回忆?

建议:可让学生课前建模,养成建模习惯。一方面可熟悉书本,另一方面课前自主建构课堂完善,学生自主性更强。

2.第一节课体现地理空间尺度的教学,望海老师提到了中国—上海—临港工业区及不同尺度下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差异,但不够深入。

建议:应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大中小不同尺度下哪些方面影响是一样的,具有的共性,而哪些方面影响是不一样的,是怎么影响的,具体设问下该怎么去回答,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不同空间尺度的教学。

3.第二节课老师强调基于区域背景下陆地水体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并运用到要素分析法的运用。但课堂时间把控不太合理,第一个活动占用太多时间,导致课堂前松后紧。课堂缺少不同区域的比较和分析。

建议:课前布置学生做要素整理,包括水循环各要素、陆地水体的补给类型等。课堂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突破,这样可以提高课堂节奏和效率。其次地理概念要落实到具体区域。例如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的这两个概念,可以列举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区域差异,并由此推导世界范围内冰雪融水和积雪融水的河道各有哪些,这样可以将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有机联系到一起,形成地理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空间概念。

  二.教学研一体化的备课组活动开展

1.课标的解读与教材的解读

教材包括必修地理1、地理2以及选择性必修课程三本书。教材仅仅是案例。备课第一个环节是课标的解读,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教材中案例的选择。林老师鼓励大家多了解多个版本教材,包括中图版、鲁教版等。

2.教研一体化的集体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重点在说课,说课包括课标解读案例选择重难点的分布及突破方法--问题设置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老师要分析学考、选考对该知识点的考核情况以及对接下来考试会从哪个角度考、怎么考等做预测分析。老师除了研究原题外还要做加强变式题的研究。

3.项目化学习,带领学生开展小课题。

内容局限在必修教材的具体章节和活动。列举平阳某学校学生开展如何切洋葱不流泪的课题研究,学生通过理论研究、动手实践、组内互助、结论运用等活动突破课堂内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和技能,加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

4.高一、高二可以适当做一些地理小视频,包括地球运动、星空观测、水体运动等难以理解的地理原理性知识。根据分值来确定课节数。组内分工,大家做自己拿手的内容,5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课后可以反复观看,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突破难点知识的落实。

5.高二要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

区域地理是地理教学的一个载体,将系统地理知识落实到区域学习中。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有二高,有区域地理的校本课程,每周保留一节课用于区域地理的学习。乐清中学高二安排一个月时间来学习区域地理,有30区域图要求学生熟悉、绘画,并期末做校内评比。


物理:主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的探讨


武威课题《抛体运动高三复习》

武威老师通过对抛体运动过程的深入研究,让学生学会以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物理眼光看世界,关注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物理思想、方法、策略进行感悟;让学生根据物理规律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通过科学推理演绎、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运用公式、图像等数学语言准确表达物理规律、物理过程,充分感受物理规律、物理过程的对称美。本课结合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助力学生高考复习,有效地突破了学生对真实情境类问题分析混乱的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意识与能力。

 

活动体会:在本节内容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力求多元化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有效的师生互动。

 

王妤婷课题《电容器的电容》

王老师通过自制电容器充电实验引入,学生通过看(火花)、听(响声)、摸(触电),对电容器有初步认识。后续通过观察电容器的内部结构,电容器充放电使二极管发光,电容器充放电电流表示数变化等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容器的理解。最后通过讲解电容器的电容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决定因素,电容器的分类,使整节课结构完整,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

 

活动体会:主问题引领式课堂教学的探讨,是本节公开课重点探讨的内容。通过备课、磨课,到正式开课及评课,让我收获良多。今后的教学路上,要注意以生为本,多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讨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学懂物理、学透物理。

 

赵天天微讲座《课堂教学“问题”从呈现到解决的教学逻辑分析》

老师以王妤婷老师开课课题《电容器的电容》为素材,分析概念教学中先营造概念出场的“势”,要“顺势”提出概念的定义,必须厘清了课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在关键时刻抛出问题“怎样比较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真正启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包含的潜在逻辑!

 

邵晓明(温州市高中物理教研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解决》

邵老师从“物理核心素养”、“落实核心素养”以及围绕核心素养的“情境创设和问题解决”三个维度展开,举例说明核心素养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邵老师强调,备课要研读新教材,情境创设可以结合生活、实验和国之重器等;物理实验要尽可能让每位学生参与体验;问题设计要围绕核心素养展开,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时间思考,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邵老师的精彩讲座,让全组老师受益匪浅。


化学:高中化学关键问题教学设计


王勇:《学考复习—基础营养物质》

王勇老师以“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通过 “设计实验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实验设计,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再巧妙地以“糖尿病人的治疗与能量补给”引导学生将蛋白质、油脂的知识结构化,将本来零散的知识在贴合生活的情境下串联起来,通过学案梳理、对比,突出了重点,达到了学考复习对知识的必备要求。

陈玲利老师点评:王勇老师充分发挥“任务单”的功能,实物投影,当堂点评,课堂实效性好。这堂课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板书赏心悦目。情境创设中,讨论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吃猪的胰腺”,令人耳目一新,这些情境将物质之间的过渡融为一体,效果很好。


袁文权:《一轮复习—基于〈物质结构〉的元素综合推断》

袁文权老师通过大量阅读和练习,将选择题型“元素综合推断”题分为“文字叙述型”“片段周期表型”“物质结构型”和“晶体结构型”,精心处理原题,将教学关键点放在如何“推”出元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幽默的语言、缜密的逻辑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注重学为主体,最终接轨高考、真题演练,课堂效果扎实。

齐艳芸老师点评道:袁老师幽默、风趣,娓娓道来,学生发言广泛、充分、具体。袁老师针对选考可能的类型题,精析这种类型题的考查关键点,如对“B”和“Al”的成键特点做了重点剖析,突破选择题型元素推断题的关键步骤,运用元素周期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率等寻找题眼,紧紧围绕“怎么推,是什么,可能性”,建构解题模型(其他优点自由发挥)并分类运用。

 

 

“温拜云教研”,围绕关键问题的讲座】


01.《浅谈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周秀陈

针对拜城一中提出的问题:“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真切地应用在教学中?”周秀陈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畅谈自身体会:情境创设要有真实性,要深挖类型题,注重模型建构和运用。他提出:设计可以积累,理念需要不断更新。针对问题“对于结构化学和有机化学两本书,侧重点如何安排?”周老师指出:要理顺模块知识,提升教学的逻辑性,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研读教材、回归教材。

02.《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陈雪金

针对我校和拜城一中的共性问题:“上课时讲到某个问题,一半学生老师一引导瞬间就懂了,一半不懂的学生还是不懂,是继续解释还是课后再讲?”陈老师从“提问的艺术”“理答的方式”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详细解析了通过提问与理答把握课堂节奏,为大家指明了方向。

针对问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怎样夯实学困生学习基础?”陈老师再一次展现了“名师”的领军风采,结合典型的案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做到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用可操作性的方式,指导我们解决教学困惑。

03.《精研教学关键问题,用高阶思维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夏超

围绕“教学关键问题”进行教学研究,是我校化学教研组的核心主题。夏超老师结合拜城一中对“学生课堂兴趣”“落实核心素养”的困惑,阐述了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史,提出:做好“教师设问、学生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课堂兴趣的基础,在合适的情境下,引导学生用“高阶思维”顺着脚手架不断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思维,自然于无形中落实核心素养。其中的“高阶思维”指“综合、分析、评价”。

夏老师用两个典型的案例进行诠释,详细阐述了如何“精研关键问题”,如何设问激发学生“高阶思维”,干货满满。 

 

温州市化学教研员方瑞光老师:《新高考背景下的命题思考》

温州市教育院的专家方瑞光老师在百忙之中,思考了拜城一中和我校提出的教学困惑与问题,特地为本次活动进行了讲座。

首先,他一一详细点评了王勇老师、袁文权老师的展示课,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的针对性、实效性,然后从学选考命题的角度对两堂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指导,指出要弥补“学生审题上的不足”,对于选考复习,特别要注意“高考真题的命题方向”,思考类型题的考查方式。

然后,方老师用案例展示、分析了当今学选考命题的原则与趋势,指出高考命题由原来的“知识立意”转向了“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的考查,试题走向了“开放性、灵活性和探究性”。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打破“题型+套路+题海”的模式,要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和谐素养的训练,通过长期、规范、专业的针对性训练,培养学生一整套可迁移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关键能力。

方老师以详实的案例、具体的指导,让与会者收获满满,为本次“温拜云教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生物:高中生物新情境解题的探索


林银屏课题《癌症与药物开发》

林老师带领学生从非霍奇金淋巴瘤入手,引出目前我们可以推荐的针对该恶性肿瘤的药物有哪些?涉及到哪些现代生物技术获得这些药物?在此基础上对紫杉醇,干扰素,靶向药的获得进行讨论,以此为基础为依托进行了植物的组织培养,单克隆抗体制备,以及基因工程等内容的复习。课中,学生思维活跃,互动充分,深受好评。

 

活动体会

在备课磨课试课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呈现形式、教学情境设置、学生学习方式等越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过程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多,教学永无止境,不断钻研方能不断进步。

 

林葱葱课题《癌症与细胞癌变》

林老师在带领学生回顾癌变机理和癌变细胞特点基础上,通过癌细胞与免疫,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两个模块,复习了免疫过程及免疫逃逸机制等内容,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癌症与免疫的理解。

 

活动体会 本次活动让我深度理解了情境教学的内涵,选择材料,形成关联,这种复习课组织形式给我新的启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每节课的核心概念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严谨和高效。

 

姜涛微讲座《高中生物新情境解题的探索》

姜老师从2023首考评析入手,对新情境解题做了深度分析,从高考真题联系热点内容,制定训练目标解决该类问题,并作了备考的变式探究。

 

温州市高中生物学教研员林永讲座《情境教学中的双线分析》

林老师情境教学的定义入手,在知识的语境中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知识在学科结构内部的以及外部的真实事物、现象之间的结构化联系。以此次活动的两节课为依托, 从教师线和学生线两个角度出发,对情境教学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在讲座中,林老师针对“概念是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设计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广大一线教师受益匪浅。


技术:大概念、大单元下的项目化学习课堂


《分支结构》——陈瑶瑶

这节课围绕整个单元项目《动动有奖》奖励规则设计方案的一个驱动问题:作为《动动有奖》软件开发人员,想要给产品经理介绍奖励规则,如何绘制流程图?我先给学生观看微课周《算法的结构》自主学习分支结构的特点,然后通过找出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案例中包含分支结构的例子,圈出自己案例后的其他组的案例的分支结构,最后通过讨论绘制包含分支结构流程图。每个环节都由同学进行相互评价。课堂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自评。上课期间给每个发言的同学发笑脸,并给小组+1分,整节课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以真实问题为情景,并给学生充分时间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发言,并及时进行评价。

教师1反馈:结构非常好,活动设置得步步递进,学生思考和学生互动都很深入,很好地落实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评价也及时生成,是非常完整和非常优秀的一节课。

教师2反馈:整节课设计还是不错的,也有了这个项目式学习的味道,如果从课堂的生态来讲,学生小组协同学习、合作学习做得不错。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陈知爱

陈知爱老师用一盏台灯,分别从LE照明D技术和台灯的设计,以及这盏台灯中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开展了一节内容丰富,实践性强,体现项目化学习的一堂课。

设计依赖技术得以实现,LED照明技术的产生,推动了LED台灯的实现。陈老师通过体验“技术”,讨论“设计”,“技术”结合“设计”灯三方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展开了教学。首先,通过让学生体验LED照明技术,即用一节电池,连接LED电路点亮一盏灯,学生通过体验,体会到“技术”的价值。其次,在陈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供过讨论、实践、分享,并再次点亮了一盏能够实现光控的LED灯,提出理想的设计。最终通过一盏完整台灯的组装和分析,体验技术与设计的重要关系。

学生在课堂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讨论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技术的价值和巧妙设计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杨和云评课:陈老师通过一盏台灯,巧妙地将“技术”和“设计”这两个抽象的概念,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有效地呈现。学具用了独特的设计和大量的心血,内容也贴合教材主要项目——台灯,设计的任务有梯度和层次,为学生深入学习,设计了一套有效的线性方式。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操作,亲身体会了技术的魅力,设计得巧妙,以及技术与设计相互促进的作用。

 

《潜心研究新高考,研判命题新方向,构建备考新策略》——杨和云

杨和云老师从研究新高考、命题新方向和复习新策略三个方面,帮助我们梳理了近几次选考的命题特点及命题方向,介绍了永嘉中学高三通用技术的复习安排和备考策略,为22中的新高三备考传经送宝。

刘强的收获:杨老师特别提到自编练习的重要性,还提到了题目变式和二次作业在选考复习过程中的作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编写和优化校本作业的决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